茶科普 |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 红茶篇②——滇红
茶叶小常识 品茗荟2022年11月29日,我国申报的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项目,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,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为增进民众对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认知,提高对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自觉性,增加民族自豪感,增强文化自信,接下来我们将陆续与大家分享4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(包括39项传统制茶技艺及5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)。
上期我们对祁门红茶进行了讲解,本期将继续开展滇红的讲解——
滇红茶主要产于云南省临沧市、普洱市、保山市、德宏州、西双版纳州等地,尤其以凤庆县的滇红茶著名,其种茶、制茶、饮茶历史悠久。
据记载,"乡人采鲜茶,揉捏捂红,药用以治肠疾",此为民间制作红茶的前身。1938年,茶叶专家冯绍裘看到凤山独特的大叶种茶,采了少量一芽二叶的鲜叶试制红茶,初名“云红”,后定名“滇红”。
制作滇红茶的关键在于初制,有“初制把五关”之说,即鲜叶原料是基础,萎凋适度是前提,揉捻充分是关键,发酵协调是中心,两次干燥是保证。
萎凋:先将鲜叶摊放,使其自然失水,从而使梗叶变成萎蔫的状态,便于造形,同时茶叶清香显露,这是形成滇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。
揉捻:将萎凋后的鲜叶进行充分揉捻,揉捻的目的就是让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,便于下一步发酵。
发酵:叶细胞在酶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,叶色由青绿色变为黄红色,形成滇红茶“红叶红汤”的品质特点,通过适度发酵,青草气消失,熟果香产生。
干燥:将发酵好的茶坏,采用高温烘焙,迅速蒸发水分,获得滇红茶特有的甜香。
△ 萎凋
△ 揉捻
△ 发酵
△ 干燥
如此制成的滇红茶品质优异,茶汤在加入牛奶后仍有较强茶味,汤色呈棕色、粉红或姜黄色,其制作技艺蕴含着浓厚的茶文化底蕴,是茶叶科技专家和广大茶农实践和智慧的结晶。
△ 干茶:外形肥壮,色泽棕褐,显露金毫
△ 汤色:红艳
△ 叶底:肥软,红匀明亮
文章来源:中国茶叶学会
审稿: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-何青元研究员